close
《國語·周語下》說:「自后稷始基,十五王而文王始平之。」《史記·周本紀》記載,15王為:后稷——不窋——鞠陶——公劉——慶節——皇僕——差弗——毀揄——公非——高圉——亞圉——組紺——太王亶父——季歷——文王,上下兩王皆為父子。由於先秦歷史資料的缺乏,這段歷史是否只有15位王,15位王的真實性很難考證,比如其中后稷的存在很有一些疑問。《周本紀》說:帝嚳之妃姜嫄,履巨人跡受孕生后稷,「后稷之興,在陶唐、虞、夏之際。」而從文王上推15代只相當於夏商之際。有人認為后稷是上古農官的通稱,而非私名,被周人假托為始祖。也有人推測,后稷誕生的神話傳說是周人依照商契誕生的神話傳說編造的,歷史上實無其人。周族的真實始祖是不窋,生當夏朝之時。

公劉時,周部落則已遷居於豳(今陝西旬縣)。周人早先沒有「周」的概念,氏族以定居的豳為國,國就是城。他們居住穩定,由游牧的部族逐漸轉變為農耕為主的城邑。自公劉起,又經九世傳位,到了古公亶父為部族首領時,周人受薰鬻戎侵襲逼迫,不得不告別祖居之地,背井離鄉,遠徙他方。他們歷盡千辛萬苦,越過漆、沮和梁山,遷居到了渭河流域岐山之南的周原。也就是在這個時候,才產生「周」的概念,周字初成寫法是:上一個田字下一個口字,上下合成,後來演變為周字。周原物產豐富 ,土地肥美,灌溉便利,農耕條件更加優越,經濟發展快。古公亶父造田營舍,建邑築城,國力迅速恢復壯大。遷到原周以後,周與商有了聯繫,為了保障周族的安全,古公亶父與一統中原的商王朝建立起了穩定的同盟關係,卑事商王武乙,臣服於商的羽翼之下暗中積聚力量。古公亶父時候,部落規模已經不少了,他有三個兒子,心中偏愛小兒子季歷。長子太伯和次子虞仲為順父意傳位給季歷,自身逃亡荊蠻,和當地土著氏族結合,後為吳國。

到了季歷時,周和商的關係開始密切,《後漢書·西羌傳》載:古公亶父傳位於季歷,季歷不僅與商聯姻,娶妻商室,還被商王文丁封為「牧師」,掌管畜牧。周此時是商王朝屬下的一個強大方國。老牌統治者殷商總是時刻提防著這股新生力量,後起之秀則總對前輩手握的光芒四射的獎盃充滿無限的暇想,日漸強大的周與日漸衰落的商,還沒有渡過蜜月期,就開始相互猜疑,相互指責,進而相互征伐。。[來源請求]最終,商王文丁為扼制周族勢力發展,保障自己的地位和權力不受挑戰,殺了不再那麼聽話的季歷,周商矛盾陡然升級。

文王繼位後,國力上不足與殷對抗,繼續臣服於殷,為殷西伯。但殷商對周並不放心,商紂曾經囚禁了文王,周人也只能用寶馬、美女賄賂商紂,求得釋放文王。但文王謀商的努力始終沒有鬆懈。他一方面倡導發展生產,制定「有亡荒閱」的法律,防止勞動人口流失,增強周族實力,西周周圍一些部落歸附。另一方面進行武力擴張,首先討伐西方的犬?和密等小國,鞏固了後方,緊接著東伐黎(在今山西長治西南)、?(即孟,在今河南沁陽),最後伐崇,深入到殷商。此時的周已「三分天下有其二」,文王便遷都於豐(今陝西長安縣灃河西岸),準備進取殷商。


[編輯] 西周建立
文王死後,其子姬發即位,率兵及其加盟軍於孟津(今河南孟津),前1046年,姬發與商王朝軍隊於牧野(今河南汲縣)大戰,姬發大勝,商王朝末任王子受辛於鹿台自焚,商王朝亡,姬發建立周王朝,是為周武王。


[編輯] 西周的瓶頸與成康之治
武王滅商之後,前1045年,實施封建制度,大封皇族及功臣,如封姜子牙於齊、姬奭於燕等,另封子受辛之子武庚於朝歌(今河南淇縣),又封姬鮮(管侯)、姬度(蔡侯)、姬處(霍侯)為「三監」,以監視武庚的行動,前1043年,姬發歿,子姬誦即位,是為周成王,由周公姬旦輔政,前1104年,三監(姬度、姬鮮、姬處)看不慣姬旦輔政,而姬度更怨恨他比姬旦大但輔政權卻不在他手中,並聯合武庚叛亂,史稱「三監之亂」,姬旦看到這種情況,只好硬著頭皮出征,花了三年時間,前1102年,姬旦平三監之亂,武庚和姬度被殺,姬鮮被流放(仍為蔡侯),姬處被廢為平民,姬旦就命這些商王朝遺民修築洛陽(今河南洛陽市),前1097年,洛陽城修築完成,前1021年,姬誦歿,子姬釗即位,是為周康王,前1059年,姬釗討伐鬼方,前1052年,姬釗歿,在前1102年至前1052年的五十年之間,國泰民安,四夷賓服,海內晏然,囹圄(監獄)空虛,到了刑罰不用的程度,因此史稱「成康之治」


[編輯] 西周衰敗及其滅亡
周康王姬釗死後,子姬瑕繼位。是為周昭王,昭王十六年,他親率大軍南征荊楚,直至江漢地區。南征共經3年,昭王還師渡過漢水時溺死,軍隊也遭覆沒。繼昭王而立的是其子周穆王姬滿,在位長達55年。他好大喜功,仍想向四方發展。穆王好遊行,致使朝政鬆弛。東方的徐國率九夷侵周。穆王南征,通過聯合楚國的力量,才得以平定。

經過昭穆時代,周朝實力削弱。這一時期,西北地區的戎狄逐漸興盛。周懿王姬囏時,出現戎狄交侵,暴虐中國的局面,周人深為所苦。

到周厲王姬胡時期,連年戰亂,給民間帶來深重的疾苦。與此同時,厲王任用榮夷公為卿士,將社會財富和資源壟斷起來。為壓制國人的不滿,厲王命衛巫監視,有謗王者即加殺戮。結果人人自危,終於釀成國人起義。前841年,國人大規模暴動,厲王被迫出奔到彘(今山西霍縣)。朝中由召穆公虎、周定公兩大臣行政,號為共和(一說由諸侯共伯和攝行政事)。

共和十四年(前828年),厲王死,太子姬靜即位,是為周宣王,在位共46年。宣王勵精圖治,朝政有明顯起色。宣王晚年,周王朝重新出現了衰象。宣王干涉魯國的君位繼承,用武力強立魯孝公,引起諸侯不睦。三十六年,征伐條戎、奔戎,慘遭敗績。三十九年,與西戎別支姜氏之戎戰於千畝(今山西介休南),慘敗。

前781年,周幽王繼位,任用好利的虢石父執政,朝政腐敗激起國人怨恨;幽王三年(前779年),伐六濟之戎失敗;同時天災頻仍,周朝統治內外交困。幽王廢掉正後申侯之女及太子姬宜臼,改以嬖寵美人褒姒為後,其子姬伯服(一作姬伯盤)為太子。姬宜臼逃奔申國,申侯聯合繒國和西方的犬戎進攻幽王。幽王與姬伯服均被犬戎殺死於戲(今陝西臨潼東)。前771年,西周覆亡。


[編輯] 關於周朝的史書及典籍
《左傳》,春秋三傳之一。作者春秋末期史官左丘明。為編年體史書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9714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